• 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 《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

    《加强心理疏导做好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

    作 者:陈 娟

    Ø 被“全国职业学校德育教学联协会2005年年会评为优秀论文“荣获二等奖。(原名:技校学生品行劣质现状及成因对策浅析)

    Ø 获2005年“重庆市技工教育第五届教学、教研、教改论文评比” 一等奖。

    Ø 获2005年“重庆中专教育学会优秀论文”。

    Ø 获2005年“重庆中专教学与科研研究会论文评选”一等奖。

    Ø 获2005年本校“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三等奖。

    Ø 获2005年“重庆中专政教学会论文评选” 一等奖。

    加强心理疏导 做好中职学生的教育管理

      [内容摘要]中职学生由于教育层次、家庭因素以及社会影响等方面的原因,使其在思想品德和行为表现上欠佳。本文结合工作实际,从中职学生不良心理和行为入手,分析其成因,从心理学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办法。

      [关键词] 心 理 品 行 成因 对 策

    中职学校是低成就学生云集的地方,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而且,低成就学生在中职教育在校生中的比重还在逐年加大。这势必影响到整个中职教育质量的提升,严重制约着中职教育的发展。如何加强中职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则成为当前最为迫切和现实的课题。作为一名中职教育工作者,在此结合工作实践,对这一课题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仅供探讨。

    一、中职学生不良心理特征及品行表现

      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绝大部分都是中考的失败者,由于初中阶段在学业方面长期遭到否定,部分人心态失衡,他们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思想认识、意志品格上存在着严重的障碍,直接导致行为习惯较差,整体素质明显偏下。具体表现为:(一)有着畸形的好奇心,过早涉足男女情爱;(二)讲江湖义气,好拉帮结派,打架斗殴;(三)吃喝玩乐,贪图享受,盲目攀比;(四)行偷摸,搞敲诈,各种各样的勒索……

      尽管这些现象不是主流,但具有一定的倾向性。这些低成就学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职学校各项工作的全面发展,影响到中职学校“调整布局,提高档次,突出特色,服务就业”的改革大局。因此,探究其成因,寻求出对策乃是当务之急。

    二、成因及对策

    (一)形成原因

      为什么这部分学生会有上述不良现象呢?我认为可从以下方面来把握:

      1.义务教育阶段的客观因素。初中阶段学生学习压力较大,而学校又相对重视升学率,“精英教育”和选拔淘汰式的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特别是“差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忽视了对学生的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身心健康关心不够,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久而久之诱发了各种不良行为习惯。

      2.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原因。部分学生家庭条件较好,又是独生子女,有的家长对孩子要求不够严格,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欲望,使孩子养成了贪图安逸和享受的习惯;有的家长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思想状况、学习习惯,疏于管理;而单亲家庭、寄养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等特殊家庭,学生严重缺乏亲情的关爱,少数家长文化层次低,行为粗鲁,常讲脏话;有的家长作风不正,行为放纵,给孩子直接树起了坏榜样,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3.社会发展中的不良影响。中职学生尚未形成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易受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虽然社会法制逐步健全,政策逐步配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威力逐步加强,但相关部门对带有色情、赌博色彩的舞厅、卡拉OK厅、电子游戏室、台球室、网吧等营业性娱乐场所的管理力度仍然不够,青少年学生可随意出入其中,极易在不良社会青年的教唆下形成恶习。另外,充斥色情、暴力内容的不健康录像、书刊屡禁不止,也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我们部分学生目前的现状已严重阻碍了学校的发展。本着“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理念,坚持“尊重主体,规范主体,调动主体,激活主体”的策略,我们必须要采取措施,做好这部分学生的主观思想意识上的教育与管理工作。

    (二)正视问题,大胆探索,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

      1.关爱每一个学生,用善良和慈爱促使、带动学生健康成长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不爱学生,那么,你的教育一开始就失败了。”教师要容得下性格脾气各不相同、兴趣爱好有差异的所有学生,不仅要做学生的良师,而且要做慈爱的长者,更要做学生的知心朋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也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更要把学生的喜怒哀乐放在心间。这就需要有深沉的爱生情感。真诚、深沉的爱生情感,是教师取得教育成效的关键因素,是转化低成就学生的有效途径。这就需要教师注意以下几个细节:一是要关心、爱护学生,走近学生,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各方面的情况,比如在课间与学生聊聊天,在课余与学生一起打打球。二是要面带笑容与学生相处。无论是大学生,还是小学生都喜欢满脸笑容的老师。无论你发生了什么事情,都不能把情绪带到学生中。否则,事情会搞得一塌糊涂。第三,一定要记住学生的名字,尤其是我们的低成就学生。在任何场合,你都能随口叫出他们的名字,他们会从心底里认为他们在老师的心目中是有份量的,自然会拉近跟老师之间的距离。遵循以上原则,在我们的低成就学生中一样地会出现“皮格马利翁效应” ①。

      当然,作为教师,我们不能对着我们的学生毫无目的地到处抛售我们的“爱”,要讲求给予“爱”的艺术。“教师把对事业的爱和对学生的爱融为一体,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列.尼.托尔斯泰)否则,学生对这种贬值的“爱”将无动于衷,就会像被宠坏的孩子一样,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效果了。

    2.关注学生心理,多途径地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应当深刻理解正在成长的人的心灵。只有在整个教育生涯中不断地研究学生的心理,加深自己的心理学知识,他才能成为教育工作的真正能手。”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在加强自我学习的同时,可从以下五个方面来帮助学生排解心理问题。

    首先,要积极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

      从某种意义上说,中职学校里的低成就学生事实上就是“应试教育”的受害者,存在的心理问题众多,我们必须对其进行积极引导,让他们重新找回自信和自尊。新生进校,我们可以对他们进行心理测试,举行心理咨询讲座,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以前失败的原因在于意志、毅力、兴趣和习惯等非智力因素,而不是脑子聪明与否的智力因素。同时,我们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能及时抓住学生的每一个闪光点,不断地提醒学生——你是有优点的,并帮助他们把优点不断地扩大,运用到其他方面,这样学生就会越做越有信心,在自己不足的方面他们也会奋起直追。

      其次,让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感

      冰心说得好:“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也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试想,工作上我们只和班里的干部打交道,活动中只注重那些能为班级争荣誉的好学生,学习上也总是关注那几个尖子生,交往中常与那些性格开朗的学生谈话,这样势必会忽略那些性格内向、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从而走入教育工作的盲区。其实越是表现差的学生越需要老师的关注和引导。因为从心理学角度讲,有很多低成就学生其实是在用一种极端的方式来吸引老师的注意。他们想在老师的心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如果我们能给这部分学生一次爱心奉献,让他获取一片刻的心理满足感,他可能就会铭记一生,甚至影响着他整个人生。

      其次,于细微之处平衡学生的心理

      作为低成就学生犯了错,如果非当众批评不可的话,我们就不要犹豫、心软,为了规范班级行为,学生心理暂时“失衡”是必要的。但过后,不要忘记所发生的事,过两天找学生单独谈话,语气要亲切而缓和。谈话内容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一是为什么要批评你;二是你在某些方面很不错,老师很喜欢你,要支持老师的工作;三,老师当时说得有点过火,还请你原谅;四,以后多帮老师,多出点子,把咱们班搞得更好。谈话后还不算结束,我们还可利用课堂或者班会找机会表扬他某方面的优点,让全班同学都知道老师并没有因为批评他而嫌弃他。这样,不管任何人这时心理就完全平衡下来了!

      然后,多采用“心理暗示”这一疗法

      在教育界,有一个比较重要的理论叫“心理暗示”②。这一理论作用非常大。去年军训结束时,我让我的学生们分别给家中父母寄一封信,信中要写到:“来到这里,我觉得自己比以前有了很多进步。我变得遵守纪律了,变得能吃苦耐劳了。军训我坚持过来了,我一定好好珍惜这个小小的开端,决心继续努力,争取有新的进步!”此后,我要求我的学生每半个月给父母打一次电话,每一个月给父母寄一封信。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们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军训时表现就挺差的几个学生改变了不少。是什么力量在改变着这群“后进生”的面貌呢?正是巧妙地使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信中、电话中,“我进步了”、“我变好了”之类的语句,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按照自己所定目标的暗示来约束自己,朝着所示方向前进。

      最后、注重“心情料理”,让学生健康成长

      这是由央视“天天饮食”这一档节目所想到的。看“天天饮食”,人们才发现做饭也可以是一种休闲,色香味的搭配,煎炒烹炸的变换,这里面的技巧和学问可以给我们带来很好的心情,人们不再把做饭看成繁重的家务劳动。其实生活也是这样,有很多事我们本来就必须要做,无法推卸,那么皱着眉头、怒气冲天是做,高高兴兴、开开心心也是做。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怀着美好的心情来料理我们身边的事情呢?学生在校学习的同时、要按要求做好寝室清洁;到单位上班,面临着每天的严格考勤……这些都是我们必须要做的事,我们的学生会怀着什么样的心情去做呢?因此,加强“心情料理”显然成了必修课。

    注 释:

    ①“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期望效应,主要包括个人努力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工作绩效与奖赏之间的联系;奖赏与个人目标之间的联系。用在教育领域,实为教师的爱心效应。

    ②“心理暗示”,是指在无阻抗的条件下,通过言语及非言语行为,以一种含蓄的、间接的方式,对他人或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及行为产生影响的心理过程。

     

    参考文献:

    [1]霍有光.社会交往心理学[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2]黄希庭.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张庆林.中学生主体教育[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1998

    [4]扈中平.现代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韩永昌,付丕盛.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

    [6]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7]中国职业技术教育[J].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4

    [8]中等职业教育[J].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0

    笃学明礼      精益求精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 —

    学校创建于1952年,为建国后重庆第一所政府办技工学校。2009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建立“重庆机械技师学院”,是全市首批技师学院之一。

    联系方式

    — —

    行政电话:023-62557157 023-62557013
    招生电话:023-62557016 023-62557052
    学校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新区滨江大道

    版权所有 重庆机械技师学院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Copyright © 2018 cqj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1192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2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