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家级重点中职学校
  • 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 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
  • 《象牙塔里的阴影》——透视校园暴力

    《象牙塔里的阴影》——透视校园暴力

    作 者:郭 琪

    Ø 被“全国职业学校德育教学联协会2005年年会评为优秀论文” 荣获一等奖。(原名:浅析校园暴力的原因及其对策)

    Ø 获2005年“重庆中专教育学会优秀论文”。

    Ø 获2005年“重庆中专教学与科研研究会论文评选”二等奖。

    Ø 获2005年“重庆市技工教育第五届教学、教研、教改论文评比” 二等奖。

    Ø 获2005年“重庆中专政教学会论文评选” 一等奖。

    Ø 获2005年本校“教育、教学论文评选”优秀奖。

    象 牙 塔 里 的 阴 影

    ——透视校园暴力

      [内容摘要]: 近年来,关于校园暴力的话题不时见诸报端,越来越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校园内的,由教师,同学或者校外人员针对受害人身体和精神所实施的,达到一定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校园暴力的存在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给学生带来了严重的伤害。我们应该从家庭熏陶、教育观念、社会控制等方面找准校园暴力发生,发展的规律,采取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办法,把校园暴力的发生降至最低限度,给学生,老师和家长营造一方净土。

      [关键词]: 校园暴力 原因 对策

    一、校园暴力的类型及其危害

      据目前校园暴力的情况,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是校外不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实施的暴力。我们常常听到或看到校外的一些社会非法势力对在校学生勒索钱财,弄得这些学生往往害怕而不知所措的报道。学生上学受到社会非法势力的勒索和敲诈,这种现象已不是某所学校孤立现象,而是某些地区教为普遍的一种社会犯罪现象。例如:刘某是重庆某技校的学生,2005年5月的一天在校外网吧上网时,两个社会青年向他要钱,刘某害怕便把身上的钱给了对方,但对方仍说不够,又让他给买两盒烟,刘某一再表示身上实在没钱,两青年仍不放过,把他带到一房间里并用绳子绑了起来,一直到深夜,刘某趁两人睡着了后才逃了出来。

      第二是学生之间相互实施的暴力。在校学生之间的暴力行为在青少年暴力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很高。据2001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0.5%的学生面临校园暴力的威胁(1)。由于学校暴力的发生,使许多学生和家长对学校的安全产生了怀疑,他们认为,在校学生自身的安全得不到保障。有的学生为了自身的安全,不得不加入不良群体,以此来反抗校园暴力侵袭;有的学生为了自卫,不得不带上刀具,以防不测;有的则采取以暴制暴的方法,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校园暴力不是近年来的产物,只是这种暴力行为已从一般的打架斗殴发展成为杀人,抢劫,强奸的刑事恶性犯罪案件。这一严重的发展趋势不得不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第三是师生之间实施的暴力。校园师生之间的暴力日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老师和学生是学校教育的主体,在学校教学的过程中,有些老师对学生经常进行体罚,动手打耳光,挥拳头和踢学生,对学生身心发育造成很大伤害。此外,有些道德品质恶劣的学生对老师的真诚批评教育怀恨在心,便纠集他人一起对老师实施暴力,动手殴打老师。

      校园暴力的存在使弱小的学生从小接受以强凌弱的暴力意识,对受害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伤害,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正常学习,破坏了社会秩序,使人们对法律失去信心。

    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是“先天不良”与“后天失调”的混合产物,因而它的产生必然涉及到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看学校的原因:

      1、只重视智力教育,轻视德育教育。学校是培养人的重要场所,学校的主要功能除了传授知识以外,还要着重对人进行道德教育。一切以成绩为主,师生之间的关系就简单地变成教与学的关系。使师生都处于一种紧张的关系中,特别是学习上有困难的同学,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他们自然而然地被贴上“坏孩子”或“差学生”的标签,时时处处受到别人的歧视。从目前学校招生的情况来看,中职学校更是这些所谓“坏孩子”,“差学生”的聚居地。在这种情景下,这些所谓的“坏孩子”、“差学生”从内心经常会产生不平衡的感觉,所以从行动上自觉或不自觉地站到老师和同学的对立面,尤其在老师对他们进行批评时,行动上易出现攻击性。校园里师生之间的暴力行为的发生,即学生打老师的情节大多数发生在学习不好的学生与老师之间。有些地区的某些老师对学生教育不是以人为本,而是以传统的师道尊严,不管对错,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自己管教,甚至个别素质低下的老师对学生教育不是以身作则,而是以打骂,讽刺或体罚的形式替代教育,致使某些学生身心受到严重的伤害。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老师的打骂,极易引起学生的反击,这也是造成校园暴力的诱因之一。

      2、教师的不健康心理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健康与教育研究所对辽宁省十四个地区168个城乡中学的2292名教员调查结果表明:51.23%的教师有心理问题,31.28%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障碍,16.56%的教师有中度心理障碍,2.49%的教师有心理疾病。69%的被检测老师自卑心态严重(2)。心理疾病和心理障碍的存在极易导致教师在工作中因对学生的行为缺乏必要的宽容和耐心,而动辄以粗暴的方式打骂体罚学生。此外,不健康的心理也会使教师把在工作中所遭遇的竞争及挫折转嫁宣泄到学生头上,当学生表现出不情愿或反抗的姿态时,暴力或攻击性行为就出现了。严重的是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成正比,施暴不仅不会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反而会在被惩罚的学生和其他学生的心灵中播下暴力的种子,造成一种暴力的恶性循环。因为依据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的“目睹攻击性行为”实验,儿童的暴力攻击性行为是通过观察模仿习得的。而特定的年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强烈的模仿心理、“依恋性”及“向师性”无疑使得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习得或存有一份报复心理,从而导致对同学或老师的暴力攻击行为。于是素以“教人为善”为职志的教师,竟充当了校园暴力的导火索。

      3、对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暴力倾向疏导不力。对已经具有行为偏差的学生缺乏矫正办法,对侵害他人的校园暴力事件处理不及时,助长了施暴者的气焰,越来越嚣张,越陷越深,同时使受害者因得不到及时的救助而产生报复_心理,从受害者向施暴者转变。

      4、学校法制教育缺乏是校园暴力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学校是开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基地,而一些学校重智轻德,法制教育流于表面化,形式化,很多学生不知道什么是违法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不知法,不懂法,更谈不上遵纪守法。更有甚者,少数教师法制观念淡薄,不仅没能对学生很好的进行法制教育,还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如体罚或变相体罚,侵犯学生的人生权利。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的管教简单粗暴,过分溺爱,或放任自流等不当教育方式。问题家庭对孩子的负面影响等家庭教育的缺陷都可能导致子女形成不良行为。同时社会不良现象对青少年的影响不容忽视。现在人们所说的“黄色”、“灰色”和“黑色”“三色污染”,对青少年的危害尤其为甚!

    三、预防校园暴力的对策

      对于日趋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应该考虑到这不仅仅是教育一方的原因,而应把它放在社会大背景中去考虑。从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出发加以整体上的考虑,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形成一个整体网络,共同防止校园暴力的发生。

    (一)、学校方面:

      1、加强学校道德教育工作。首先对学校教职员工进行道德教育,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使学校形成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尤其注重教师政治素质和师德的培养。各教育部门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师德建设,选拔和任用有爱心、有责任感、正义感的教师到第一线工作,要根据学生、教师、家长的反馈信息及时对教师的师德进行评价,奖优惩劣,努力形成尊师爱生的教育观念,帮助老师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最大可能地实现教育目标,从而避免因老师在认识上的局限性而导致其采取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行为。加强《教育法》等法律文件的宣传和执行力度,在保证法律精神深入人心的基础上,对于违法行为予以坚决打击,以保护广大学生的合法权益。我国现已开始实行教师资格考试制度,应大胆改进教师制度,使教师能进能出,对那些品质低劣、不能为人师的人,要及时将其淘汰出局。其次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尽管他们还处于识别能力和自控能力都比较差的阶段,但对于真善美,假丑恶还是有一定的分辨能力的,应当培养他们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的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自尊、自律、自强的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能力,自觉抵御各种不良行为的诱惑和侵害。培养学生形成优秀道德品质,养成良好道德习惯,把社会公德的规范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2、加强学校法制教育。增强和提高学生法律观念和法制意识,关键在于法制宣传与法制教育落到实处,使学生将法律与日常生活和行为规范融为一体。加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和学法用法能力的培养,法制课要作为必修课,配备专门的法制课教师,不仅要搞好课堂教学,同时还要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丰富多彩的法制教育活动。使他们懂得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知道什么行为是社会提倡和法律允许的,什么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做到知法、懂法和遵纪守法。

      3、开设心理咨询,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培养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现在许多学生由于长期处在应试教育和竞争的压力下,心理负荷沉重,长期受到压抑却得不到释放和疏导,很容易产生心理疾病,出现偏激行为。因此,学校应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学校不仅要给学生正面教育,也要教给学生抗暴御辱的道理和方法。美国教育界不否认社会存在犯罪,存在罪恶,他们认为教给学生基本的生存防范意识,生存逃生技能,是教育义不容辞的工作。我们应该教给学生在面对暴力时的策略与勇气、遭遇暴力以后应该如何对待等。如面对高年级同学以及校外人员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老师汇报;对于老师的侵害要及时向父母和学校领导汇报;对于严重的侵害行为可以向公安机关报案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等。教给学生应对危险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生活,适应社会。

    (二)、家庭方面: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一个家庭的环境,父母的教育方法、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都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强化家庭教育职能,增强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感,重视父母对孩子的早期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社会方面:

      社会预防主要是指净化社会环境,给青少年创造一个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良好的社会环境,动员社会力量,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和保护。加大对不良现象和不良风气的打击力度,避免传媒的不良影响,发挥其积极作用,净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总之,校园暴力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我们的家长、老师、以及社会各界不妨从现在做起,用自己的言行诠释“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争做孩子们效法的榜样,共同努力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成长环境。唯其如此,出现暴力及混乱的校园才会恢复她应有的宁静,国家、民族与未来才会更加充满希望!

    注 释:

    (1)郑开诚:《校园暴力溯源及其防治对策》,《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2002年第02期

    (2)刘芳、赵永胜:《老师的心理也需要保健》,《齐鲁晚报》 2000年9月21日

    参考文献:

    1、刘冬梅、马兵:《聚焦校园暴力》,《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4年01期

    2、李长伟:《校园暴力现象解析》,《教学与管理》 2002年第13期

    3、汪宁峰:《校园暴力成因分析及教育对策》,《当代青年研究》 1999年04期

    4、陈启超:《青少年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分析》 www.gtlawyer.com

    5、吴 锋:《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健康教育》,《教育探索》 2000年第9期

    笃学明礼      精益求精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 —

    学校创建于1952年,为建国后重庆第一所政府办技工学校。2009年经重庆市政府批准建立“重庆机械技师学院”,是全市首批技师学院之一。

    联系方式

    — —

    行政电话:023-62557157 023-62557013
    招生电话:023-62557016 023-62557052
    学校地址:重庆市巴南区龙洲湾新区滨江大道

    版权所有 重庆机械技师学院 重庆市机械高级技工学校
    Copyright © 2018 cqjx.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渝ICP备14001192号-1 渝公网安备 50011302000219号